

刚送媳妇上班回来,就收到媳妇微信:俗事不俗。
我问:咋了,啥事?
媳妇说:你董哥的文章,我刚看完,里面的几个故事我都能看懂了。
我心中窃喜,终于把你拉进这个圈子里了。
每天看看文章不是为了让你有多大改变,而是看到这个世界的另一面,能得到点小启发。
当然我的水平就很low了,但可能我写的你们看后也能有些小想法。
不然你们也坚持每天写写试试?
那时很多人拿着拿着我的文章跟董哥比,答案是肯定的比不了,因为他写了十一年了,咱才一年多。
倒退十年来说咱也不一定赶上人家,因为那时他就在网络界小有名气了。
不得不说,他的文章确实挺洗脑,能让人看了上瘾。
刚开始的时候我迷的不行,跟吃饭似的,一天不看心里痒痒。
我也没啥的大目标,等我写到十年的时候,能有一万读者读我的文章我就知足了。
我在网上认识这么多人,包括我组建圈子、做签名书等等,都是受董哥的影响,很感谢他。
有时我们三两读者一块喝酒的时候就感叹,他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轨迹。
当然很想能为他朋友圈子里的一份子,只不过咱现在还是个无名小卒,他还注意不到咱,不急,咱得像毛竹一样,在地底下深深地扎住根基。
尤其签名书这事,去年得有上百人进入这个市场,经过时间的淘汰,现在做的风生水起的不过三五个人,其中也包括我,哈哈。
为啥能淘汰这么多人?
时间的力量真伟大,大家进入这个市场的初始目的定位就错了,都想着赚大钱,赚快钱。
签名书除了卖给董哥读者圈子和真正的签名书圈子里的书友,再卖给其他人,很难。
一样的书,就作家签了个名这么简单,不一样看嘛,我非得花这么多钱干啥。
这是很多人的心声。
所以,进入签名书领域的那些人一看不赚钱,就都灰溜溜的跑了,这也是好事,遇到南墙就回头,不妨碍干其他事。
但也不是好事,同样的领域为啥别人就能干起来呢?
上个月王总他们签了批茅奖作家张炜老师的作品,还是毛边书。
很多人都不知道啥是毛边书,就是还没裁好页数的书,收藏价值高,很多人都舍不得阅读,专门买来收藏。
他们真读书人读毛边书的乐趣在于边裁边读。
看起来他们急于出手,然后就成本价批发,我看后就批发了些,至少渠道是安全的,而且最重要的还是精品签。
我给媳妇说:捡到大漏了,若是这些书几年后再出能翻上好几倍。